文章归档

《国际写字楼分级指南》汉化版发布 规范国内写字楼分级标准

中国写字楼市场经历二十余年快速发展,已进入存量发展期。昨日,《国际写字楼分级指南》汉化版在上海中心大厦发布,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商业地产行业走国际化、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

写字楼 (2)

2017年,全球有150多座超过60层的超高建筑投入市场,其中,70多座超高层建筑在中国。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(中国)执行董事刘志标介绍,近年来,随着中国商业地产行业快速崛起,国内业主与专业管理者更加重视自有楼宇在市场上的分级与评价,并对客观、系统的写字楼分级体系的需求呼声日渐高涨。

《国际写字楼分级指南》汉化版是国际建筑业主与管理者协会(BOMA)提炼出的重要成果,是介绍国际商业地产分级及其分级依据的一般性指南,有助于中国商业地产全面了解国际写字楼市场分级体系,规范国内写字楼分级标准,并有效参与到国际行业的合作与对话当中。

据悉,汉化版以大都市为基础,将写字楼分为A、B、C三级,通过以租金、装修、楼宇系统标准和效率、楼宇设施、位置与交通可达性以及市场认知度等方面的组合,作为相对衡量因素。写字楼品质的最终衡量标准,是租户愿意支付的租金或财物价值,作为对建筑提供的便利设施和服务的回报。

“写字楼1.0版是提供办公场所,2.0版是设置办公场所、商业、酒店。如今,写字楼已升级至3.0版,不仅仅有办公场所、商业、酒店,还设置公共艺术空间、文化场馆,关注使用者的需求。”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、总经理顾建平介绍道,上海中心投入运营后,需要寻找到可操作的国际标准,最终发现BOMA提出的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。写字楼已进入存量发展期,对现有资产更有效管理、提升其价值是今后发展的趋势。